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0章 (第3/3页)
如此,朕复何忧。其安置客口,官人支配得所,并令考司录为功最。养户百姓,不吝财帛,已敕主者免今年调物。宜知此意,善相劝勉。 *2:《旧唐书*良吏传》 第135章 【除了饥荒,太宗皇帝还派出官员治理水患。贞观初年,太宗派遣薛大鼎前往沧州任职,是为沧州刺史。 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部,面临渤海湾,地势非常低下。 沧州界内有一条无棣河,因为隋朝战乱、年久失修,经常发生水灾,百姓简直苦不堪言。 薛大鼎到达任上之后,看到满目疮痍的沧州家园,他非常痛心,于是向朝廷上奏,集资开通淤塞的无棣河。 然而无棣河的上游有长芦河、漳河、衡河三条河,上游如果不加以疏通,那么下游再如何折腾也是白费。 于是薛大鼎便联络了瀛洲刺史贾敦颐、曹州刺史郑德本,一起治理长芦河、漳河、衡河。 这三位刺史便是后来民间流传的“铛脚刺史”,为什么这样称呼呢,因为他们三人以身作则,都光着脚,拿着锄头等和百姓一起疏通河道。 事实证明,疏通河道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免除了水灾,另一方面河道疏通之后,河面上通行船只,发展了水上交通,盐制造业、渔业等等。 曾经让老百姓苦不堪言的河道如今都变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太宗皇帝乐不可支,大声赞叹道:“大唐有此等官员,实乃大唐之幸,百姓之幸。” 天幕下,大唐百姓们一开始的不安、惶恐、惊惧都消失了,灾难不可避免,但大唐皇帝、朝廷官员、地方官员上下一心,为国为民,灾难又怎么会过不去呢? 这一刻百姓是信任唐朝政权的,这也是贞观之治的核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