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第2/3页)
和判断力是非常出色的,所以这个天才战略家坚定地执行着自己的计划。 而他也知道身边的老将们是不认可他的决策的,所以针对这一点他也在人事部署上采取了取舍。】 原来如此……这一刻,大殿上的武将们才真的确认当时大唐兵分两路军时,在分兵的部署上秦王殿下确实是故意的。 屈突通懊恼地垂下了头,秦王殿下真是料事如神,有他在,自己哪里需要那么多嘴呢。 尉迟恭、秦叔宝、程知节等则是喜笑颜开,就说殿下信任他们吧?! 【当时大唐兵分两路,这两路可以概括为撤兵派继续围攻洛阳,进攻派则随同李世民前往虎牢关。 我们看看撤兵派和进攻派分别都有谁吧。 主张撤兵的有屈突通、刘弘基、李安远、李神通、封德彝等等…… 主张进攻的有徐世勣、王均廓、刘德威、薛收、郭孝恪,以及玄甲军的四大主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翟长孙…… 很明显,主张撤兵的基本都是李渊在晋阳起兵时的关中老将,而主张进攻的基本都是新加入大唐的降将,这些人要么是李密的瓦岗军旧将,要么是定杨旧将。 其实很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对于关中的老将而言,他们即便打输了洛阳,他们也依旧可以依靠着之前晋阳起兵时的功劳继续在朝中担任要职。 但新加入的降将们则迫切需要建立大功,只有拿下了洛阳,他们才能在朝中稳住自己的权利基础。 所以这些主战派的诉求与秦王李世民是一致的,李世民依靠对自己战略眼光的自信,以及这一批支持他的新将领才能够做出继续进攻的决定。 所以李世民带去虎牢关的这一批将领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新将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