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第3/4页)
他的说法是“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非忠臣”*3,他的意思就是殷周时期很好,让子嗣和功臣们之间相互分封,一旦有危难的时候也可以互相帮助,他的推论便是学习老祖宗,复新前朝的政策,继续实行分封制。 秦始皇嬴政听到他这么说,也没有立刻就反驳他的观点,只是将这个问题下放给大臣们去商量。 最后李斯上言,道,其实周朝也没有完全效仿上古五帝的制度,都是顺应时代和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一些改变,那么同理,大秦建立了这么宏伟的事业,顺应时代的发展,重新采取政策也是正常的。 然后又说到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可是最后呢,要真的有用,至于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吗?真的有用的话,大秦哪里有机会建立呢?更可况周天子搞的那个分封,到后期,天子就完全是个摆设了。 淳于越是更加推行儒学的,儒学与法学之间无法相容,在当时,大体来说,秦始皇嬴政是不受儒家学者喜欢的。 而当时在百姓之间,六国余孽、儒家学者等等都仇视秦朝,每当嬴政下达政策时,这些人总要引用古诗等等在街头巷尾进行讨论,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这些人带着加入到仇视秦朝的队列中去。 由此,李斯便将目光放在了这些儒生身上,这个时候嬴政和李斯文都意识到因为六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