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利沃夫陷阱 (第4/6页)
。 “那里属于奥匈帝国!”赫斯曼摇摇头,“根据《布列斯特条约》,应该由我们说了算!” 斯大林的脸色阴了下来,冷淡地看着赫斯曼,“你们现在已经有了2300多万吨钢(1936年产量,包括了奥地利和捷克),如果你们控制了伦贝格,那么你们很快就能把钢的产量增加到3000万吨,因为那里有很好的煤矿和铁矿! 而我们去年只有1200万吨钢,煤炭也只有1.16亿吨,这让我们两国处于一种过分不平横的状态之中。” 苏联虽然号称“工业世界第三”,但那只是在重工业规模上号称超过了英国,比德国还差了一大截。如果要比技术,两国的差距就更大了——这也是苏德战争初期苏联被德国暴打的一个原因,苏联的工业实力和德国在战前就没有办法相比,再算上法国、比利时、荷兰这些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国家,苏联的差距就更大了。 另外,苏联的重工业也有一个短板——缺煤! 苏联虽然地大物博,什么资源都不缺。但是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西部地区,却没有多少煤炭(主要集中在东乌克兰的顿涅斯克),而目前属于波兰的利沃夫却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谁先占领就归谁控制吧,”赫斯曼想了一会儿,说,“右岸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归属苏联,立陶宛、旦泽和旦泽走廊归德国。波兰的其余地盘将属于独立的波兰共和国,由苏联和德国共同保护……至于双方的管区,原则上先占先得,怎么样?” 这似乎是个对苏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