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_第453章 得听美国的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3章 得听美国的话 (第2/5页)

轰炸伦敦的确是愚蠢的行为(实际上意大利人在2月28日上午的昼间轰炸中损失不大,因为他们投入了德国援助的福克零式c-3型战斗机进行护航),”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看上去有点垂头丧气,他提醒丘吉尔说,“但是他们在地中海却是不折不扣的胜利者,我们驻马德里、安卡拉、巴格达、德黑兰和里斯本的使馆都有坏消息传来。西班牙、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的统治者都在和德国积极接触,这四个国家成为我们的敌人是早晚的事情。”

    丘吉尔并没有感到惊讶,因为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他命令地中海舰队撤出地中海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许多目光短浅的政府,会将英国的战略收缩看成是帝国的落日,不过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后悔的。

    “也有一些好消息,不是吗?”丘吉尔吸着雪茄,不断从口中喷出烟雾,让整个地下室里都充斥着浓烈的二手烟。他笑着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被纳粹和法西斯吓倒了,南斯拉夫人民就非常的勇敢。”

    或者说是塞尔维亚人用民族主义洗脑洗过了头,把脑子都洗坏掉了。

    塞尔维亚人本来是个在欧洲来说实力不强的中小民族,但是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挂上了大南斯拉夫的头衔,被英法硬生生扶植成了个地区强国。但是南斯拉夫也好,塞尔维亚也罢,毕竟只是个工业生产在欧洲来说排不上队的国家,而且作为主体民族的塞尔维亚人(指信奉东正教的塞族人)数量也不是很多。

    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奥布雷诺维奇王朝就寻求精神上的武装——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和南斯拉夫国家主义。和历史上铁托布尔什维克当局的“强南弱塞”不同,奥布雷诺维奇王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