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_第251章 准备开战 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 准备开战 六 (第2/5页)

台——这种级别的船台在1930年代是非常少见的。

    不过可以建造h级不等于一定要造h级。现在这9座6万吨船台中有一座用来建造“俾斯麦”级的2号舰,两座用来建造“b航舰”(3.3万吨级的舰队航空母舰),两座计划用来建造h级战列舰,两座计划用来建造3.5万吨级的o级战列舰,还有两座刚刚建成,还没有投入使用。

    至于p级装甲舰,不到2万吨的空载排水量,在德国有很多船厂可以建造它们。

    “另外2万吨到3万吨级的船台还有一些,”戈林说,“目前摆在那些船台上的军用舰船就是一艘‘塞得利茨’级,一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同时开工4艘p级装甲舰是没有问题的。”

    这两艘船都是1933年制定的“z”计划第一期中的项目,包括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两艘“塞得利茨”级航空母舰、四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巡洋舰、三艘“德意志”级装甲舰、五艘“莱比锡”级轻巡洋舰、1934型驱逐舰4艘、1936型驱逐舰6艘、12艘“猛禽”级和“猛兽”级鱼雷艇(不是鱼雷快艇)和大约300艘各种型号的潜水艇。另外,德国海军还拥有3艘“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是在20年代建造的。

    “钢铁呢?”施莱彻尔问,“能够供应吗?现在造船的计划非常庞大,而且制造坦克和大炮也需要占用钢材。”

    “钢材不是问题,”戈林说,“根据计划,今年将会有总产量三分之一分配给军备总局支配,2600万吨的三分之一,就是867万吨。其中的12%给海军局,一共有104.04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