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_第513章 打赢才是硬道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3章 打赢才是硬道理 (第2/5页)

重视发展汽车工业的,但是苏联汽车工业的发展始终不大理想,截至1940年,苏联的汽车年产量只有区区的14.54万辆,其中载重汽车13.6万辆。

    14.54万辆的汽车年产量虽然也不算少,但是还达不到德国的三分之一(这还是在德国为了节省燃料而限制了民用汽车生产后的产量),甚至比法国在1939年的产量还少一些。考虑到苏联土地的辽阔和红军数量的庞大,这点汽车只能作为铁路运输的补充,而无法在铁路线部分瘫痪(遭到轰炸或是深入敌方领土)的情况下,为200万或是更多的重装部队提供运输和后勤保障。

    “另外,苏联红空军的战斗力也较弱。虽然他们拥有大量的作战飞机,但是大部分飞机的性能普遍较差。不是fw-192、bf-109和福克零式的对手,而且苏联的电子工业非常落后,缺乏高性能的雷达和通讯设备。这又进一步削弱了苏联红空军的作战能力。

    而苏联红海军目前也没有同我国海军对抗的能力。他们的‘苏联’级战列舰和‘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尚未建成,因此苏联海军没有能力在战时保持北大西洋的海上运输线,一旦爆发战争,苏联的对外交通就会被我们和日本完全切断,从而失去从美国取得援助的可能……”

    赫斯曼在统帅部会议上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除非苏联先得到足够数量的美援,可以让他们数量庞大的红军实现摩托化,并且得到数千架性能优良的p-51和p-40飞机,而且还要储备至少2000万吨燃油以确保在巴库、巴统和格罗兹尼产油区被完全摧毁后还有足够的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