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691章 重炮巨舰的年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1章 重炮巨舰的年代! (第5/8页)

2年,在伍利奇建造“大哈里号”采用这种设计,这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时海军旗舰。巨大的“大哈里”号,排水量超过了1000吨,仍保留中世纪的传统模样:装有4根桅杆,前桅和主桅挂横帆,后桅和尾桅挂大三角纵帆。

    “大哈里”号最引人注目之处,还是其高耸的首尾楼。船的武备也整个地显示出过去冷兵器时代的遗迹,火炮的口径不大,但数量众多,有122门(另说128门)。军舰上还有1200张弓和750个箭囊的箭。遗憾的是,“大哈里号”地设计图没能传下来,当时造船匠只把设计和建造船只的诀窍传授给儿子,通常不传给外人。

    但不管怎样,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军舰”诞生了。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海上作战的方式主要是靠接舷格斗,那时的战船更多地是起到了一种运兵船的作用。而火炮的大量使用,使海上作战的基本方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船舷炮门的发明,更使得这船成为了专门作战的“专业户”。这意味着,军舰,成为一个专业的神圣的名词,不是随便什么船都可以客串一下的。

    公元1546年,亨利八世将自己的皇家舰队分为4类:全帆装船、风帆炮舰、三桅小帆船和驳船。共有从60到1000吨不等的全帆装船20艘,重型火炮通过位于舷侧较低位置的炮眼开火。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采取这样的火炮排列方式。

    到十六世纪,西班牙、法国、荷兰和瑞典等欧洲国家都建造了大型的风帆战舰以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但这些军舰和英国军舰的模样大同小异,也都是用从眩侧炮门里向外开火的舰炮来武装。

    十六世纪初,西班牙建造的‘加列尼”号战舰排水量高达1600吨,长56.5米,宽1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