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9章 动若脱兔,迅若奔雷 (第6/12页)
:“好!” 莫儒是cao炮的好手,开炮的工作,自然是交给他来进行了。他带着其他几个炮手,迅速的调整好大炮的角度和距离,然后在里面装上实心弹,又装好发射药。 在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提及。在黑色火药时代,大炮的射程,除了炮口的高低角度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就是发射药的数量。在允许的膛压之内,装药越多,发射的距离就越远。反过来,装药越少,发射的距离越短。只有炮口的倾斜度和火药的数量互相配合,才能确定最终的射程。 在没有定量装药的时代,发射药一般是使用勺子计量的,一勺、两勺、三勺……不等。因此,在发射大炮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二十度,三勺”、“十五度,五勺”这样的口令。除了专业的炮兵,一般的人还真是听不懂。张准开始的时候,也听得古古怪怪的,后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在激烈的战斗中,勺子装药可能不均匀,有的多,有的少,又或者是手一抖,勺子里的火药,撒掉了一半。也可能因为紧张,忘记了勺子的数量。要装五勺的,结果只装了四勺。或者是要装四勺的,结果装了五勺。这样一来,大炮的射程,就要出现误差。 现在,莫儒和孙勤恺借据虎贲军的纸壳火药的经验,对火药的装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他俩按照不同的膛压要求,同样使用纸壳装好一份一份的火药。被装好的火药分量,是不同的。在计算射程的时候,只需要根据炮口的角度和相应的膛压,使用合适分量的发射药即可。 这样的发射方式,在开始的时候,的确有些难度。众所周知,炮兵营战士的文化水平不高,要他们算数,更是难上加难。但是,莫儒根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