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章 欣喜的李相公 (第2/4页)
李谷熟读史书,又为官多年。 怎么可能一无所知。 事实上唐代的均田制,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难以长久。 首先,从永业田和口分田的设计上面就有问题,永业田虽然原则上不能买卖,但特殊情况,也是可以卖的,开了口子就没法禁绝。至于口分田,朝廷规定是八0亩,但各地情况不同,尤其是人口暴涨之后,不可能有足够的土地分给百姓。 更要命的是口分田虽然规定,人死之后要上缴,但试问真的能做到吗?如果能分毫不差,重新收回,平均分配,大唐的行政能力该强到什么地步? 在没有计算机,没有足够文官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法实现。 这也只是均田令的一小部分问题。 事实上均田令根本就不均,根据官职的大小,宗亲贵胄,皇亲国戚,各自授田面积也不相同,但全都比老百姓大许多。还有寺庙,不但有土地,还可以免除税赋徭役,很多人就把土地捐给寺庙,躲避税赋……这么多漏洞加起来,均田令最多就维持两三代人,崩溃是必然的。 建立在均田之上的府兵制,租庸调,全都难以维系。没有法子,只能任用胡人,结果呢,一场安史之乱,摧毁了帝国的繁华和威严…… 李谷不是不懂,只是他总觉得可以有办法抑制兼并,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没准他能成功,或者过些时间,就有更聪明的办法横空出世。 文人吗,喜欢天真幻想总是难免的。 而叶华呢,就是要让李谷醒过来! 试问,一个话都说不太明白的少年,他都知道要攒钱买地,有了地就有一切……那其他人呢?当所有人都为了土地疯狂的时候,天下虽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