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长明天_第13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 (第2/3页)

 只是谢谦此人心思活道,他左右逢源,还没出翰林院,就在南廷里结交了一帮好友。

    秋泓离京前,那份出格的票拟就是谢谦写的,若不是徐锦南出来和稀泥,汪屏这老实人恐怕就要替学生上去请罪了。

    而眼下,祝颛要临战召将的事一出,秋泓一下子就猜出了京梁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从陆渐春北调后,唐彻外派出京,总督两江与阡南军务,他不在京城,拍板定事的人自然就成了空有其名的长缨处总领大臣王一焕和吏部尚书赵敛。

    王一焕和赵敛虽没什么本事,但大局观是有的,他们二人都是长靖朝的老臣,不是没经过纯皇帝祝旼战死后朝野上下打成一片的乱状。

    更何况,祝旼好歹还算个人物,祝颛是什么?一个只会玩女人喝花酒的草包皇帝,他怎么可能冒出临阵召将的念头?多半是此人头脑一热,嚷嚷着想见秋泓,于是别有用心之人便趁此机会,要那蠢货顺道把陆渐春也召回来。但召回陆渐春事大,王一焕、赵敛不可能不拦着。

    不过,这两人圆滑至极、明哲保身,他们就算是不同意,也不会明着说,大抵,在面对祝颛时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还是先问问秋先生吧。”

    于是,送信问秋泓的事,自然就落到了平日里负责帮长缨处写票拟、给宫里撰应制诗、贺表以及草拟圣旨的翰林院手中。

    如今的翰林院归属赵敛之子赵思同掌管,赵思同是个花花公子,逃到了南边就开始安心吟诗作对,不理政务,所有事情都丢给手下那群修撰、检讨和庶常们处理,一来二去,写信问秋泓就成了谢谦的任务。

    谢谦没想到,秋泓不在京梁,却把京梁的事猜得一清二楚,甚至,还看明白了自己想要讨好皇帝、用心不纯、一步登天的念头。

    他顿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