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1章 什一税 (第4/5页)
,整个大楚十年之内不收口赋、算赋!” 项庄一拍额头,道:“瞧寡人这记姓。” 当初推行编户齐民律时,项庄为了得到广大黎庶百姓的支持,曾下诏减免十年口赋、算赋,因为当时江东宗族、士族隐匿了大量丁口,实际征收的口赋、算赋极为有限,所以项庄也没怎么在意,大笔一挥就给免了十年。 项庄又道:“既然是这样,那口赋、算赋定额也就免了。” 项他说道:“如果减免口赋、算赋定额,则最终的田赋税率应是七税一。” 项庄说道:“再减减,最终的田赋税率就定为十税一吧!”这也是项庄的心理底线,什一税差不多就是华夏封建王朝的最高税负了,当然,在历朝历代的末期,疯狂加税乃至预征几十年田赋的非正常情形是不具备可比姓的。 “十税一?”项他皱眉道,“大王,这会不会造成国库拮据?” 百里贤也有些担心,说道:“是啊大王,废除了瑶役、杂役、更卒、口赋、算赋之后,这田赋就成了国库的唯一税源,十税一的话,既便是大丰年景,也就两百万石,扣除各级官员的俸禄、世卿世禄以及军粮,也就所剩无几了。” 百里贤说的是实话,现在整个楚国大约有文官三百余人,武官三百余人,这些文武官员的平均俸禄是五百石,那就是三十万石;养活五万常备驻军,每年需要六十万石;此外还要发放世卿勋戚的禄米,最后还能剩几个? 就这仨瓜俩枣的,又能做成什么事? 到时候别说筑城、修驰道,就是给项庄修缮一下王宫都得东挪西借了。 而且,现在获得爵位的世卿勋戚还不是太多,压力不大,可是将来随着获得爵位的勋戚越来越多,国库压力势必会越来越大,届时一旦遇上灾荒年,只怕就要入不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