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18节  (第2/7页)
很简单,大明朝就不是产银国,银矿的储量不大,根本没有足够的可以流通的银子。    可是稍懂货币政策的人都明白,如果市面上的货币不足,就会引起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从秦汉开始,中国主要的货币一直都是铜币,钱这个东西一直以来说的都是铜币。    而金这个东西,从秦汉开始就只有宫廷和顶级权贵当做奢侈品在用,在汉代的时候王侯都舍不得花金子,把金子当做陪葬品带入地下的。    缺银和缺钱,货币短缺一直困扰大明朝,是大明财政第一大的问题。    这时候聪明人就要问了,同样是封建王朝,同样是民间贸易盛行,可为什么南宋和元朝不缺呢?    元朝本身就以贸易立国,而南宋海贸也非常的昌盛,中华丰富的产品可以出口创汇,换来大量的银和铜回来。    但是大明朝从洪武年开始海禁政策,几乎断绝了海外银钱的输入,缺乏货币的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在缺乏货币的大背景下,寻找替代品的想法自然产生了,于是大明宝钞应运而生。    在大部分人的想法中,宝钞这种信用货币是进步的体现。    可实际上,大明宝钞可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纸币,它更像是官府发行的一种福利券或者购买券。    最典型的,就是官府可以用宝钞来买你的东西,官府可以用宝钞来换你的银子和铜钱,但是你不能拿着宝钞向官府换铜钱和银子。    平心而论,洪武朝的宝钞还是受到控制的,贬值的不算太厉害,至少没到废纸的地步。    那时候宝钞还算是有些信誉,民间也还能流通。    其实不流通也没办法,当时朝廷支付给烧盐的灶户,养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