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章 没资格? (第3/7页)
就连楚专员,也是同样的表情。 他或许有些官僚,或许有些私心,但是在这种事情上,他立场鲜明,因为他也是松江地区的一员。 刘青山也瞪大眼睛,盯着报纸上那一行行的铅字,这一刻,他的眼睛在放光。 不得不说,林子洲林姨夫的报道很详尽,文笔并没有卖弄华丽的辞藻,而是朴实无华,很适合夹皮沟这样的小山村。 上面的事迹,也不是那种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是那一桩桩一件件,却记录着这个小山村前进的脚印,一步一步,稳步向前,似乎永不停歇。 正是这种典型事例,才接地气,对农村发展,才具有借鉴和启迪。 文章中,有老支书的沉稳,有张队长的闯劲,有公社孙书记和县里领导的支持,甚至还有张杆子这样懒汉的转变。 当然出现最多的名字,还是刘青山。 报道中,林姨夫把刘青山塑造成夹皮沟的引路人。 虽然事实确实如此,不过刘青山看了之后,还是感觉有点不好意思:林姨夫啊,咱们不带这么夸人的。 报道的最后,林子洲评论道:“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希望广大农民兄弟能开阔思路,解放思想,涌现出更多像刘青山同志这样,勤劳致富的引路者。” 一口气将报道读完,刘青山这才小心翼翼地收起报纸,装进自己兜里。 然后他就感觉到周围射来一片热辣辣的目光,他眨了几下眼睛,嘴里呵呵几声: “大伙都看完了,那俺有个请求,能不能把手里的报纸都给俺,俺们村子里,每家都想留一份。” 周围的人全都一缩手,开始做同一个动作,都是把报纸小心地折好,然后塞进自己兜里。 刘青山朝着郑红旗他们摊摊手:“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