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一家办事,全村过年 (第5/7页)
好,登不得什么大雅之堂,顶多算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后开个特色农家乐的水准吧。 至于绰号的来历,这有点不可考据,据刘青山推测,估计是这位大帅叔,个头也比较矮,而且也常喜欢把一句妈了个巴子挂在嘴边的缘故吧。 对于明天的酒席,张大帅心里早就有数,他抹了一下子自己油光锃亮的大光头:“六凉六热,十二个菜,正好六六大顺。” 说完他喝了一口茶水,惬意地咂咂嘴,瞥了张杆子一眼:“明个菜量大点儿,就像这种吃货,一个顶仨,妈个巴子的,少了还不够他们搂席的呢。” 这个口头语,据说,也是真正的那位张大帅常挂在嘴边上的。 那时候农村放席,讲究个八对八,六对六的,你要是能弄个十全十美,十个热菜十个凉菜,那就真的十全十美喽。 不过以现在的条件,也就是想想。 大原则确定下来,就开始贪黑准备,这个在当地农村,通常被称为“走油”,大意就是头一天晚上,把需要油炸的那些食物,都先炸出来。 院里挑了个明晃晃的大灯泡子,搭起了锅台,支起油锅,张杆子坐在小板凳上,一个劲往灶坑里添柴火。 村里的小娃娃,差不多都闻着油香来了,院里挤不下,大门外都站着一大帮,眼巴巴地望着那口大油锅。 然后目不转睛地瞧着张大帅开始炸江米条,炸丸子,炸豆哏。 院子里,接连响起一片吞咽口水的声音。 刘青山见状端起一盆子炸好的江米条:“来来来,一人抓一把!” 嘎巴,嘎巴,江米条又酥又脆,外面还裹着一层砂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