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圈后我成了国宝级厨神[穿书]_第2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9节 (第7/7页)

出。

    这些专栏里有杂志,有报纸。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陈芳树发在《华夏日报》上的文章。

    说来也巧,华夏日报的于副总编从前去浔阳传媒大学做讲座的时候,曾尝过裴宴摆摊卖的渝洲小面。

    那渝州小面太过美味,于副总编回到燕京后依旧念念不忘,之后还去裴氏食府小饭馆吃过两回。

    《华夏日报》在整个华国都算是top级的报刊,想要登上华夏日报的美食专栏,难度跟上《华国美食月刊》也差不离了。

    除非跟《华夏日报》合作的几位顶尖食评家品鉴撰稿,否则想都不用想。

    而陈方数这回不仅给南京玉撰稿,还一反从前短小精悍的习惯,十分的长篇大论:“跟许多人一样,最初来到南金玉时候,我对这家餐厅其实期望不高……然而,实际尝过南金玉的招牌套餐后,结果却让我大为惊喜。每一道菜的水准都是惊人的高,不仅仅是招牌套餐,甚至其他套餐的水平也比从前的南金玉高上不少。现在,南京与整体水平。绝对能胜过北金玉。”

    “从招牌套餐中最能看出大厨的水平。南金玉的裴厨,厨艺可以说是比我想象的高出几倍……其中是佛跳墙,浓厚鲜美,胜过市面上任何一道佛跳墙。个人所见,比北金玉大厨沈恒的海鲜盅,还要强上不少。”

    本身南金玉从豪门瓜开始,热度就居高不下,因为沈恒的捧杀,热度又几乎翻了个倍。

    现在,随着食评家们的评论逐渐发出,哪怕再难以置信,网友们也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

    南金玉的水平,是真的比北金玉高,裴宴这个年轻女孩的厨艺,也是的的确确,胜过比她大上一轮的沈恒。

    之前那些网上的夸赞,竟然都是实话实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