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大佬一心向学_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3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313节 (第5/6页)


    “董杨的难度级别确实不够,只能在国内争雄,到了国际上就是个弟弟。杭峰四周半稳拿,空中姿态优美从容,说不定能凭借四周半的难度干掉五周。”

    “以为五周是大白菜吗?又不是“x-games”的超级u型池,常规赛场五周差不多就到了天花板级别。现在人类的极限也才1980好伐!”

    这样一看,喜欢杭峰的粉丝里不乏一些热爱冬季运动项目,而且对国内外选手水平有着足够了解的人。

    他们对杭峰的喜爱,绝不是因为当下如何,而是对他的未来有着无限的期待。

    一名已经适应国际赛场强度,并且rou眼可见不断在成长的年轻运动员,才是这个国家体育界里最灿烂的“金色种子”。

    也正是这个原因,杭峰联赛第二站输给孙烈,仅仅拿了一枚银牌这件事,并没有引起任何的争议话题。

    在这天上午举办的决赛里,杭峰和孙烈三次上场比赛,双方的难度顶格也就是四周半。

    包括出发到最后的衔接、跳跃高度,以及难度,差距都不大。

    但在最后裁判打分的时候,还是给孙烈的分高出杭峰一点,可能只有0.05分的差距,却是一枚银牌和金牌的结果。

    第二轮比赛结束,杭峰和孙烈分别以94.25分和94.20分,分别挂在积分榜前两名的时候,陈虹女士找到杭峰聊了几句。

    “在我看来你的表现更强于孙烈,孙烈的五周不出,在国内你的四周半应该最强。但你还是输了,知道输在哪里了吗?”

    “考察期。”杭峰很淡定地回答。

    陈虹女士点头:“你明白就好,这个情形你到了国际赛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