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复至极之朝仪 (第3/6页)
早餐,画面也是有些诙谐。 到了午门前,官员们其实已经习惯性地站好了位置,越是官大,便越是靠前。 这午门有前三后五的说法,从前面看似乎只有三道门,其实还左、右掖门,只是不易发现罢了。 中间那道门是御道,只有皇帝的仪仗才能出入,左右两道掖门,才是上朝官员们走的。 此时大汉将军和校尉等皇帝的仪仗队已经从左右掖门进入,而午门上的五凤楼开始敲鼓三通,文武官员也分两班,从左右掖门依次进入。 这午门也不是随便能够进入的,每个官员身上都带着牙牌,是为了识别身份的,相当于通行证或者身份证,只发给在京官员,用于出入皇城,早早注册过,叫做注籍,若是丢失或者损坏了牙牌,那是要受到惩处的。 既然是身份证明,自然会标注相关信息,公侯伯爵是勋字头,驸马都尉等皇亲国戚则是个亲字头,文官是文字,武官是武字教坊司官员是乐字等等。 而李秘则是个“宫”字,那是用来进入内宫的,朱翊钧宣召李秘之时,特别发的宫字牌。 过了午门之后,仪仗队已经排列整齐,官员们按照品级站好队伍,李秘只能与徐庶分开,他站得太后面,几乎已经是最后面,所以也看不太清楚前面的情况,只看到乌泱泱的乌纱帽和后脑勺。 因为官员的服饰与朝廷官职是相匹配的,所以整个区域被分为了红色,蓝色,绿色等好几块。 诸多官员在金水桥南边站好位置,虽然早已习惯,但朱翊钧好一段不曾上朝了,众人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