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零二章 难得清闲又来事 (第2/5页)
李秘这个“新人”,再加上李秘在毛秋池和杨振帆死后,一手主持南直隶理问所的公事,业务能力和水准都没有问题,早已能够独当一面。 能力上没有问题,人情世故方面也扫清障碍,李秘自是很快就熟悉了自己的差事,在大理寺衙门安定了下来。 不过由于皇上格外开恩,给了李秘这样的官职,他也就无法再参加武举殿试,即便程序上没甚么问题,但他已经是从六品的官员,情理上也不好再跟一群新科武举人争抢名额。 再说了,他是府试倒数,本身又不是为了进入军伍,参加殿试也没什么意义,当他提出放弃殿试之时,朱翊钧也是露出了赞赏的神色,因为他的本意就是不想让李秘沾碰军伍之事,由此也看得出李秘是深谙帝心的机灵人,朱翊钧自是欣赏的。 由于李秘的努力,使得新科武举人有机会进入神机新营的下五千营,武举人们也是皆大欢喜,消息传出之后,人人对李秘都非常的感激。 虽然李秘是倒数第二,但却对武举人们的未来仕途,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别人也不去说,但凡家里有人在朝廷任职的,知道此时后,都记住了李秘这个名字。 原因也很简单,神机新营是朱翊钧一手主持创办的新衙门,乃是皇帝的新宠,无论从财政投入还是皇帝关注度上,都是无可比拟的,朝廷上谁不想插一脚? 然而从上到下,新营几乎都快被瓜分了,这些将门世家就没了参与的机会,可李秘让武举人加入五千营的做法,却让这些将门世家看到了一条路子! 这事情也是闹哄哄了一阵,直到武举殿试风风光光cao办了一场,才渐渐消停了。 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所以也没有前例可依,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便一路发展至今,文科考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