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20 诱敌深入 (第7/8页)
其次,如果犹太人真的有阴谋,在前面设下了埋伏和陷阱,那么趟雷的也是这些杂牌,他们死光光了毕苏斯基也不会心疼。大不了再拉一批壮丁就是了。 毕苏斯基的想法有错误吗?从明哲保身的角度看,他的选择万分正确。但是从纯军事的角度看,这种选择就相当的蛋疼了。谁也不是傻瓜,他的这些小算盘杂牌部队能看不出来?看出来之后,还会有傻瓜为他卖命? 可以说,毕苏斯基的选择看似保全了实力,可实际上却是削弱了他的实力,至少他的部队再也不可能做到同心同德共赴患难。打顺风仗的时候,这种隐患还没什么,可一旦到了逆境,分分钟就会崩溃! 而且派遣杂牌趟路也绝不是什么好办法,如果前面真的有陷阱,这些杂牌一旦陷进去了,被歼灭了。后面怎么弄?毕竟毕苏斯基也就只有这么十来万人,对上犹太解放军有优势,但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一旦杂牌军覆灭了,后面的仗就很难打了? 政客和政治家之间的区别也就正是在此,毕苏斯基只是个政客,不是政治家,他野心勃勃但手段却不怎么高明。从历史上也能看出,这个货有点狗仗人势的意思,当年仗着有协约国集团在后面撑腰,人心不足蛇吞象,去撩拨北极熊,结果差一点儿葬送了刚刚才赢得独立的波兰。哪怕是有华沙一役的胜利,可是这个货眼高手低的缺陷完全被暴露出来了,可以说正是他当年的种种选择,导致了二战中波兰的悲剧以及后来卡廷惨案的发生。 现在也是一样,毕苏斯基看似做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实际上却给后来的失败埋下了阴影。当杂牌军们心不甘情不愿的上前追击的时候,他带着嫡系部队端坐在奥尔什丁看戏。他用了一招投石问路去探明犹太人的虚实,但他绝对想不到这一招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