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5章 布兵淮安,湖广急电 (第2/4页)
镇则和翁之琪的边防军第十一镇走海路前往淮安府东北角的海州驻防。 海州临海,与郁洲山岛很近,大明原来在此处设立了东海中所,可知此地之重要。 考虑这里离山东很近,又离朱大明在黄淮防线的其他军队较远,朱媺娖才派出水陆两镇兵马。 如此,即便清国出大军来攻打,黄斐、翁之琪抵挡不住,也可以从海路撤退,不至于被歼灭。 至于刘芳亮率领的边防军第十二镇,则乘坐水师第二镇的舟船,押送粮草等军备,走运河北上,驻扎在宿迁。 同时,艾能奇的禁卫军第四镇也将接到新的调令,从山阳(淮安府治)、安东两处移驻沭阳。 此地位于宿迁、海州的中间,北边有从山东流来的沭水,南边又有涟水沟通长江。 且涟水经过沭阳后,与沭水分流汇合向东,经流一湖泊后,于海州流入海。 因此,沭阳算是淮安府中北部的水陆交通枢纽,颇为重要。 自清军撤入山东后,淮安府北部基本处于无官府状态,小股贼匪与地主武装混战不休。 朱媺娖让艾能奇率领禁卫军第四镇移驻沭阳,一是为了防范清军南下,二便是为了清剿、招抚淮安府北部的各种非法武装。 ··· 下午。 朱媺娖来到青龙营的驻地视察。 “参见陛下!” 青龙营参将宁江龙带领游击阎应元等将领,在营地门口行礼迎接。 “平身。” “谢陛下!” 礼毕,宁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