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 翻倍粮价再次暴涨 (第3/4页)
但若是多省都遇到灾害,粮食普遍减产,引发大饥荒,粮价便涨得更猛。 如崇祯十五年,松江府米价便涨到了每石三两六钱银子。” 说到这里,张有誉顿了顿。 他瞅了眼朱媺娖,大约是怕朱媺娖不理解这个例子的全部含义,便又道:“松江府百姓虽然多种桑,但良田也不少,又处于长江下游,据有江海航运之利。 故而,松江府粮价相较于我大明各地粮价,一般情况下都是排在中间位置的。 崇祯十五年,松江府粮价尚且涨了三倍之多,可知其他缺粮之地粮价上涨得必然更厉害···” 朱媺娖听得有点着急,于是直问:“如今南京城内粮价多少?” 张有誉犹豫了下,道:“今一石米已涨价至四两二钱。” “什么?!” 朱媺娖终究年少,养气功夫不够,听了不禁震惊地站了起来。 随即她就不禁环视几位阁臣,怒道:“南京粮价竟已超过正常粮价三倍,为何没一个人告诉朕?!” 朱媺娖此时不禁怪马士英等南京大臣,甚至还有点怪红娘子等她的嫡系人马。 红娘子在四月下旬进的南京,到她入主南京这期间,禁卫军还曾负责赈济城外流民,不可能不知道粮价高涨的事。 怎么就没人告诉她? 难道都认为这是小事,不值得告诉她吗? 张有誉算是直面朱媺娖的愤怒,吓得连忙躬身,解释道:“陛下,臣重掌户部不足半月,诸事纷杂,也是最近才注意到粮价问题。 另外,南京粮价实非突然涨到如此高的地步——据臣了解,自崇祯十五年粮价暴涨后,南直隶各地米价就未曾跌到二两一石以下。” 这时,马士英站起来作揖,跟着解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