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369节 (第3/6页)
莫怪我们心狠,和采这些年,谁家有余粮?全指着义仓。” 薛白问道:“王县尉如何说的。” 齐丑想了一会,想起了王彦暹当时的说法。 “今日不为灾民挣活路,来日我们受灾谁为我们挣活路?” 他显然还未意识到这话里的深意。 殷亮问道:“当时灾民有多少? “不少,具体人数小人也不知道。” “据我所知,每逢灾民迁徙,必有鬻卖人口,这买卖都有谁在做?” 这话问得齐丑一滞,眼珠子回避了一下,道:“偃师只是小县,先生到洛阳去问吧。” 因灾害而鬻卖人口,这是历代都要面临的问题,但看朝廷如何处置。 太宗即位之初,天灾连年,山东、关东、关中相继受灾,百姓鬻儿卖女,太宗言: “水旱不调,皆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当责朕”,乃以太府出钱,替百姓赎子女还其父母。 经过高宗、武后两朝诸多时策,人贩奴牙买卖人口的办法已是推陈出新。到了开元年间,朝廷财政疲于赈恤,无奈放任贫下户暂卖子女为“佣力”,以共体时艰。也就是允许以劳役抵债的办法暂时进行人身买卖,若时限内有钱赎身则罢,反之则为奴婢。 渐渐地,鬻卖人口已以诡名之法盛行天下,成了合法交易。 可想而知,若让王彦暹多管闲事,开仓放粮,却要触动多少权益。 “那些灾民在洛阳卖儿卖女?” “小人是真不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