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杀神白起单章解释一波 (第2/3页)
“哀”,即“体会共同的痛处”,这相当于促成“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一个方式,跟“背水一战”是相同的道理:所有人都不想死,想要活命,而想要活命就必须击败敌军,那么自然而然就团结起来了。 光一个“哀”的情绪,其实是不顶用的——你能“哀死”活生生的敌兵么? 再来解释上章的魏军,魏军算不算哀兵? 其实严格来说,魏军谈不上是哀兵,所谓的哀兵,是指军中士卒都受到了相同的痛处、羞辱——就好比魏军堵着营门骂秦卒,其实秦军才是哀兵的一方。 而公孙喜的死,是否会让魏军转变为“哀兵”呢? 其实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公孙喜做到像吴起那般,让每一名士卒都甘愿为其而死。 再说文中魏卒的反应,人的第一情绪是恐惧,当公孙喜被杀的时候,普通魏卒的第一反应是:犀武被杀了,我怎么办?这场仗还怎么打?要么我自己赶紧逃命。 这才是人的正常反应。 而不是齐刷刷地考虑为公孙喜报仇——士卒的恐惧才刚刚开始,根本来不及为公孙喜的死而感到愤怒。 只有那些公孙喜的心腹死忠才会想着为其报仇,而一般的魏卒,当意识到秦军即将展开全面进攻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犀武死了,这场仗赢不了了”、“咱们赶紧各自逃命。” 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