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289节 (第4/7页)
塔不囊等,诸妃、王妃、公主、郡主,八旗二品以上官员之妻等,都得往宁寿宫举哀。 淑宁跟虎威福晋、虎团福晋都得往皇太后梓宫前行礼。 因皇上孝服用布,所有人孝服自然也都用布。 早在太后病笃之际,诸王、文武大臣就曾请奏,说起皇上生母慈和皇太后时并未割辫。若皇太后有所不测,也断不可割辫。称《礼记》丧礼载,六十不毁七十,饮酒食rou处于内。再,满洲旧例,年老有疾者,皆以孝服为忌。 如今皇上年近七旬,圣体违和,又穿孝服,于孝道上已经做到了极致。该循着慈和皇太后旧例,不行割辫之事。 保养圣躬,莫过度伤怀云云。 毕竟皇太后年近八旬,受皇上六十年孝养,玉食万方,已经是古往今来之少有了。 皇上一身关乎着江山社稷、万千黎庶,千万仔细将养。 康熙只道自己跟太后六十几载,母子情深。便如今身体违和,又岂能不尽人子之孝?遂行割辫,还住在了苍震门附近的帷幄里。身子但凡好上一点,就往太后丧次哭临。 贝勒苏努与朝臣们念着皇上圣体违和,求日后不往宁寿宫、不往送梓宫。 皇上只回了个知道了。 五阿哥和硕恒亲王胤祺言说自己自小被皇太后抚养,今逢皇上圣体违和,一切诸事尽可托付与他。康熙却只道有朕,何用尔代劳? 直接给否了。 只自居在苍震门左近,若身体略微好些,就往宁寿宫太后丧次前祭奠。 非但如此,在广州的老九、西边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