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 (第3/4页)
生难得,还是顶尖大学的优秀学生,一个被杀一个作为嫌疑人被逮捕,算是相当骇人听闻的社会事件。 当年周淇是24岁,黑白照片上仍然能辨认出其五官秀丽,与李行义是大学同系同学。当年当天有目击者看见,李行义跟周琦在大学实验室门口,语气极为凶狠地吵了一架,许多人都看见两人动了手脚。之后没多久,周淇就在大学门外香椿路的天桥上,高坠死亡。 当时没有监控录像,但路过的车辆有人看见天桥上有第二人在场,周琦是被人从高处扔下的,这是一桩谋杀案。作为嫌疑人,李行义被逮捕。当时的制度尚未完善,而鉴证手段也在起步阶段。即便李行义一直在喊冤枉,但他始终没有讲不出不在场证据,案子很快便提交法庭,审理结束,李行义三十年有期徒刑。 两年前因为行为良好,减刑到二十五年,今年释放出狱。 看着陈旧的报纸报道,杨清水感觉这是冤案的可能性相当大,只是翻案的难度一点不小。二十五年前的案子,要找回当年死者的关系人物十分困难,目击者、办案的警察,还有哪些指控的同学,如今是否仍在人世也是未知之数。 他还有一点费解,二十五年前的案子,即使真的是冤案,牢坐完了,服刑也服完了,既然李行义以自由之身被释放,为什么还要执着不放? 清白二字说起来,意义似乎重大,但比起迫在眉睫的生活所需,它实在有些轻。李行义没跟他提起司法赔偿,却一而再要求找到杀死周淇的凶手,他似乎更在意的是,那天在天桥上的第二人。 第34章 傍晚,天渐渐暗下来,杨清水走进市民公园,本市最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