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第2/3页)
【答案不言而喻!】 【事实上,从明朝中后期,火器就已经很普及了,为何到了清朝火器又突然销声匿迹了呢?自然也是一个道理。】 若是叛军们一个个都拿着火铳造反了,那可真是一个王朝的末日。 一时间刚刚向王莽要了火铳造法的嬴政和汉武帝犹豫了。 王莽也有些犹豫了,试探的私聊问了两个帝王。 王莽:火铳造法,还要吗? 私聊框中一片安静,秦皇汉武久久没有回复。 而此时,康雍乾三帝的脸上也露出了犹豫。 天卷说的没错。他们大清入关,乃是机缘巧合所致,要不是明朝内乱不止,李自成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又无法把皇位坐稳,他们还真不一定能够占领中原。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各种反叛、民乱和割据比比皆是,直到康熙时期,这种反叛和民乱才渐渐平息。 在此情况下,若是再让国内普及了火铳这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或者再借此发展出什么更厉害的武器来,他们大清的江山岂不是岌岌可危。 虽然犹豫在康熙脸上只是一闪而过,但是南怀仁却准确把握住了帝王脸上的这丝变化,不过他却很快低下了头。 皇帝将设立理工院的事务交给了他来办,但是他拟了几个折子递上去后,却被军机处的大臣们拦了下来,甚至索额图还专门找他聊过此事。 他们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他劝说皇帝暂缓设立理工学院,防止更多的平民或者汉人进入学院学习这些奇技yin巧。 但是他们却建议他可以开个专门针对勋贵子弟的理工学院。例如国子监。 这样一来,可以让很多不善于读书的八旗子弟进入其中,日后不但能交好各部落的王爷们,也能从中选拔人才,更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