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第2/3页)
上来动手动脚。 偶尔有几幢色彩斑斓的洋建筑,进出有气定神闲的西洋人、东洋人, 假洋鬼子,有西装、有汽车,有文明杖。 有趣好看,可惜不多,且黑皮肤的南洋警卫拿棍子正狠敲着一个路边的矮小男人,警告地指着“华人不许入内”的牌子。 小姑姑沉着脸,也不许我凑过去看。 间或有一列列古迹似的老腔老调旧颜色的老房子,进出有白白胖胖、倨傲的大人先生,有马车,有瓜皮小帽、褂子、长衫、旗袍。 那些老房子阴森得跟家乡旧宅一样,无聊。 小姑姑嗤笑几声,拉着我走开。 这些洋建筑和古迹都还太少。走了几条街,最多的就是大片大片矮矮的弄堂、鸟笼屋子。 从里到外灰扑扑的,进进出出的是一些挑担提桶,愁眉苦脸,面黄肌瘦,穿着短衫短卦的人。 鸟笼屋子,我觉得已经很矮小可怜。 又走了一段路,连街边站的女人的打扮都越来越难看,我才发现原来鸟笼屋子其实也不算甚多,更多的却还是鸟笼屋子周边一片片的草棚、芦棚。里面躲躲闪闪一些瘦骨伶仃,没有人样的东西。 我被那些没有人样的“东西”吓了一条跳,拉拉小姑姑的袖子,小姑姑拉出一个不像笑的笑,摸摸我的脑袋,想说什么,终究没有说什么,只是走开。 刚走了几步,听到街边有人喊:“茗姐儿,杏姐儿。” 这声音分外耳熟,我扭过头去一看,在一个弄堂边的鸟笼屋子边,站着一个矮个子女人,一条胳膊垂着,穿着红红绿绿,头发边簪朵花,黑脸上粉涂得十分厚实,像是湿粪球滚了面粉。 小姑姑拦在我面前,问她:“您是?” 女人似乎反应过来,慌慌张张地转身要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