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74节 (第11/12页)
个工人最少带着两个徒弟,一边生产,一边向徒弟们讲解。 这些徒弟,有迁到这里的厢军,但多数还是从早到的屯田里厢军招来的。陆续到铁监的厢军有近两万人,几个月的时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如赌钱、不服从管理、据不学习等等理由,已经有十分之一被开革,到地方种田去了。每开革一人,就从地方补充一人。补充来的要求高,年轻伶俐,还要愿意且能学习,大多都到了技术岗位上。 这种小社会,最怕自我封闭,成死水一潭。铁监有高的待遇,当然有高的要求,制定的规例最重的就是开革。开革出铁监之后,编入其他厢军,到地方营田。 走过一大片机器,聂茂到了尽头的一间大房子里。 这房子里只有十几台机器,都非常巨大。一台上面夹着八角形的棒材,正在慢慢切削。另一台上面则装着切成圆形的钢柱,正在缓缓钻孔。 见到聂茂进来,已经到了的几人纷纷打招呼。 聂茂看了看机床上正在钻孔的钢棒,对一边站着的年轻人道:“七哥,可还顺利么?” 尤七郎道:“还好,从昨日到现在,钻着这条钢棒,还没有坏过刀。只是现在钢棒烫手,里面也不好喷水进去,只能够钻钻停停。” 聂茂点了点头,到自己的柜子那里,换了外衣,又戴了幅手套,开始检查几台机器。 这样粗的钢棒,聂茂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里面钻孔出来。此事是杜中宵交待下来,铁监特意挑了聂茂来做。这几台机器都是特制的,只为了这一种尺寸的钢棒钻孔,成本不菲。 炼钢的那里的加工能力限制,只能锻成八角形的钢棒,保证材质均匀。棒材车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