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68节 (第4/10页)
时代饮食习惯的不同,韩绛理解不了这些。在他眼里,油最重要的是用来点灯,豆油点灯效果不好,便就觉得可惜。至于食用价值,韩绛根本就没有那个概念。 看韩绛神色,杜中宵便就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这个年代人们还没有适应油脂的好处,对于口腹之欲的认识,是味甘口滑,煮好的大块rou才是大家追求的。 一转身,见到一个伙计带着客人,正在向外面车上搬一捆一捆的腐竹,韩绛问店里主管:“那个客人怎么买这么多?这东西价钱不菲,他买了又何时才能吃完?” 主管行礼:“回官人,那是真州的客人,贩了回乡去卖的。” “哦——“韩绛点了点头。怪不得这店建在码头边,原来是做外乡人的生意。 从豆腐店出来,韩绛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客商,感慨万分。杜中宵还真是有经济头脑,借着码头的优势建了这么多产业,怪不得他县里财政充裕。 豆腐铺子旁边是药材铺,把从毫州等地收来的北方药材,向江南批发,生意一样火爆。 感叹一番,韩绛道:“待晓,你在这里建这些铺子,让县里公吏去管,他们可是发财。“ 杜中宵道:“子华想得差了,他们就拿些俸钱粮米,怎么会发财?这是公钱,不分给他们。这些铺子赚来的钱,抵的是县里的各种苛捐杂税。如折变、支移、科配,诸如此类,现在都从这里出,不再苛责百姓。我们为官,是给百姓好处,公吏差役能够养家糊口已是足够。” 韩绛连连点头,完全明白了杜中宵的意思。县里只所以收大量的科捐杂税,为了多收钱,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官员贪敛其实不是最大的原因。原因之一,便是县里的行政成本,各种开支,只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