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32节 (第7/13页)
城内,必然城外作战。” 杜中宵点了点头:“不错,这是依常理来说。三万大军在这里,按理说该当保卫周边安全,一二十里内选几个要地,分开与契丹人作战。不过我们来得太过匆忙,一切都不来及,只能在这里决一死战。如果契丹人知道我们的主阵地是炮,该当从外边开始,一个炮位一个炮位争夺,最后逼近军城。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打过,契丹人也不可能知道,就看耶律宗真敢不敢以身犯险了。” 姚守信提起之前,杜中宵没向这个方向想,都是一切以军事常识推论。契丹兵前来,应该在北边十里外扎营,而后与宋军争夺外围阵地,夺取附近高地的炮兵阵地,才敢攻到城下。这样一仗旷日持久,十万大军被拖在这里,很可能会被后续宋军援兵包了饺子。 耶律宗真身为一国君主,突然带兵南下,肯定不是这样想的。攻不下唐龙镇他应该想得到,也不会在这里死磕。打几场胜仗,找回面子,大军便该离去。 刚得到消息时,杜中宵也感到疑惑,契丹大军怎么突然再次前来进攻。想了一夜,终于想明白,对于契丹人来说,得到唐龙镇最好,得不到也要有其他的收获。小胜几场,而后大军转向东渡黄河,夺下相对好打的偏头寨,沿路夺陈家谷口,北上回朔州。从朔州回上京,都是大路,而且补给方便。 契丹此次攻党项,缴获的财物牛羊人口不少,返回的速度太慢,精锐军队等不起。耶律宗真突然分兵南下,因耶律重元兵败脑羞成怒的成分有,但也不是无脑来攻。更可能的,是契丹本已决定分兵,耶律宗真顺便来唐龙镇一趟。十万对三万,总能胜几仗,找回面子,对党项和西北小国有话说。 自大宋立国,与中原隔绝已久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