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76节 (第9/12页)
了教化,与民间商贾何异?” 杜中宵拱手:“相公说的是。只是铁监这里,文人不多,想印那些也印不来,只能待以后了。” 铁监的主要人群是厢军,招募来的也多是落魄文人,印圣贤故事既印不来,印出来卖给谁去?这些东西又不是免费发的,先要把印书的成本赚出来。 看过了历书,便就到了另一边,全是各种小册子。 宋祁随手拿起一本,见封面上写着《沤肥之法》。翻开来,里面讲的是如何沤肥,倒是详尽,通篇俗语,没有一点文人气。再拿起一本,是犁田的。十几本书,尽是如此。这里住的是铁监工人,没有种田的,显然人们对这些书没有兴趣,根本没有翻看的痕迹。 再向前,还是同样的小册子,不过不讲农事了,改讲各种各样的工业知识。有如何炼铜的,有如何铸铁的,还有打造农具的。每本上面都有作者姓名,无一例外,俱是俗语。 道家炼丹之术,在文人中也是一种雅趣。几个人翻着这些小册子,倒也兴致勃勃。 杜中宵道:“附近百姓但有一技之长,或工或农,都可以到铁监去让人印成册子,放在这里卖。每卖出一册,分钱给他们。这些书良莠不齐,但能开阔眼界,对铁监里的人,对百姓都有益处。” 晏殊道:“民间尽有能人异士,如此做,倒也是个办法。” 这些是民间书籍,里面的方法有的精妙,有的则没什么价值,而且没价值的占大多数。这些小册子有些知识,能够开阔思路,也可休闲。铁监里的人,有时也能从里面找到有价值的想法,进行研究总结得出结果。真正有价值的,是铁监组织专业人才编写的,不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