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39节 (第1/9页)
喝了口茶,陶十七道:“前些日子我不在州城,不知官人前来,未能迎接,实是无礼得紧。得了消息便急急赶来,官人起来没有,我去请罪。” 十三郎笑道:“你随在官人身边多年,还不知他脾性?你有自己的事情,官人不在意这些虚礼。昨夜杨知州接风,官人酒饮得多了些,现在还没起来呢。” 陶十七道:“话是如此说,官人不在乎,我可不能怠慢。” 十三郎道:“你做官没有多少日子,却学会了这些。不要着急,等官人醒来再说。我们兄弟多日没见,且说一会话,出去饮两杯酒。” 陶十七道:“哪有清早饮酒的道理,我们在这里等官人好了。我近日有些忙碌,见过了官人,便就要回去,不能久待。” 十三郎有些失望:“你一个芝麻小官,哪来许多公务?官人做到现在,也没见如此忙过。” 陶十七叹了口气:“你不知道,官人上次在这里捉住的那个私铸铜器的孙然,现在我手下做活。这厮以前收了些铜器,要给慈源寺铸钟。现被官府封了,那寺里的和尚正与我打官司呢。” 第7章 自己想办法 州城北的洹水岸边,杜中宵与知州杨孜一起看着一片高低起伏的土包,道:“听乡民说,这一带出土的青铜器和甲骨最多,极有可能是殷都所在。知州可分派人手,把这里看守起来,再雇些人力慢慢在这里挖掘。做这种事急不得,当用心慢慢进行。” 杨孜也想凭着此事挣些功劳,连连点头,吩咐安阳知县,去招来本地大户,一起商量。 一切安排妥当,杨孜回到州城里去,留下安阳县尉在这里,听候杜中宵吩咐。 杜中宵坐在一张交椅上,看着县尉带人把守四周,把地方分成几个区块。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