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2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17节 (第9/13页)

旨意下来,提举自然知晓。说到底,营田务当日安置拉纤厢军,到今日一切皆好,没必要单设衙门了。”

    杜中宵一时无言,默默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李绚说得不错,营田务已经完成历史使命,没有必要存在了。不过因为家底太雄厚,没有直接划到地方,而是分成几块,由几位知州兼管。李绚知随州,而没有去知襄州,是因为营田务衙门在这里,随州是营田务的大本营。营田务最值钱的,一些做大了工商业的会社,都在随州。成套的体例和制度,同样在这里。

    李绚又道:“不只是营田务,提举这几年在京西路,还做大了常平司。政事堂已定,正式在京西路分司,南北各设一官一衙,分掌本路常平事务。提举自然是主管京西路常平司,衙门定在襄州。盐铁判官石扬休为同提举京西路常平,设衙门于河南府。此事朝廷已定,旨意还没有下来,宰相特意让我先知会提举一声。京西路常平司,现在可是三司的钱袋子啊。”

    杜中宵默默点了点头,很想问一句,自己的营田务没了,常平司这么大的变动,手中权力分出去了很多,那自己呢?朝廷准备怎么安置?总不能就这样,那不相当于削自己的官吗?做错了什么?

    石全彬笑了笑,对脸色不怎么好看的杜中宵道:“提举,这几年你编练营田厢军,甚有成效。官家有意让你带营田厢军南下,只是一直委决不下。京西路数年,提举政绩有目共睹,必得重用。只是营田务和常平司不安排妥当,朝廷可不敢下决心,让你带兵离开。带兵之事政事堂坚决不许,除非这一两个月里新任官员能把营田务和常平司的事情理清楚,不然提举是不能离开的。”

    杜中宵道:“那如果一两个月理不清楚,南方侬智高已平,又该如何?”

    李绚道:“此朝廷事,我就一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