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2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22节 (第12/17页)

上而下,必须要不断封圣,圣人不断才能稳定。如若不然,宗教的基础就会崩塌。不管什么主义,欧洲而来的文化都是如此。大一统的制度需要不断出现圣人,要么就教会分散,各地自治,从下到上反过来。

    所以欧洲人殖民外地,先考虑的是面对的土著人,是不是人。而不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更加不会和睦相处。他们把发现的地方称为新大陆,上面的土著不是人,而是可以任意砍伐、驱赶的人外的自然之物。最终发现要跟他们不一样的人,共同生存了,首先困惑的是什么是人,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脱离了欧洲人主导的民界,一个中国人,不会产生那样的困惑。再用那样的眼光,认识世界尚且难以做到,何谈改造世界。杜中宵用了很长的时间,慢慢一步一步从以前定好的封建社会走出来,再来重新认识自己所面对的,理解以前的知识。

    第243章 百炼钢化绕指柔(下)

    欧洲人的文化如此,对文明的认识也是如此。挖出了人类遗址,先要定义几个标志,有了就是出现文明,没有就不是。凭什么?还是以一种我比以强,我比以富,我说了算的自认救世主的潜意识。他们把接触到的国家分个类,这是文明国家,那是野蛮国家,几千年来没变过。

    野蛮国家可以鄙视,野蛮人可以征服,还有连野蛮人都不算的,可以任意屠杀、贩卖、奴役,这是他们的传统。这样一种文化意识里,奴隶社会是当然,从上而下只能封建也是当然。与这种传统不一样的文明,就是他们眼里的另类,是所谓的野蛮国家。比如那只冰天雪地的大毛熊,沾上了蒙古人带来的大一统的传统,是个怪物。看起来再一样,那也不是跟他们一样的文明人。

    以这样的眼光看世界,怎么可能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