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18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85节 (第8/12页)

爹,此次去县衙有什么事情?怎么如此慌张?”

    史员外叹了口气,把手中的榜文放在石桌上,道:“这是新出的榜文,县里让晓谕百姓,务必人人皆知。衙门这样做,我们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

    史大庆急忙拿起榜文,粗粗一看。原来是营田务募民开垦的榜文,说是不拘本地外地的百姓,只要到营田务应募,就可以分到土地,一户五十亩。官贷给耕牛、农具,帮助建造房屋,收获之后还本付息。

    最要害的是后边几句,要求必须以一家一户应募,不得雇人,不许使用佣工。

    营田的事早就定了,史员外等本地大户商量了数次,已经有了计较。按着以往的惯例,营田务募人耕种,多是划出土地,让人指射。为了管理方便,衙门划出的地块往往较大,不适合一家一户,往往是多家一起。或者是大户人家,指射了土地后雇人耕种。特别是后一种方式,最受衙门欢迎。

    这样做的原因,与营田的管理有关。所谓指射,是官府把要营田的地方,划成一个一个区块,然后列明优惠条件。一般免税三年,贷什么样的农具,多少种子,耕牛是自己养还是只在农忙时用,到了时间交多少利息。民户按照榜文,各选自己中意的地块,与官府缔结契约。

    一家一户不只是难以管理,最麻烦的,是总是有一部分人,甚至大部分,在三年免税到期后,便就逃得无影无踪。田开出来,三年刚刚种得熟了,便又抛荒。让大户指射,给他们优惠条件,让他们雇人耕种,好管理一些。三年到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这就跟后世,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企业,往往给出各种各样的优惠条件。有些企业便钻空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