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第2/3页)
能做楮纸了。 曾看过陶宏景的《名医别录》,里边就记载了:“楮,即今构树也,南人呼榖纸为楮纸。” 楮纸在南北朝便已经出现,只是那会儿的工艺还不算成熟,一直寂寂无名。后来到了唐朝,因为造纸业喝技术的发展,楮纸一下名声大噪,《笺纸谱》中记载:“凡公私簿书、契劵、图籍、文牒,皆取给于是。”这里说的便是楮纸。 延越的竹林很多,之所以惦记着先做楮纸,还是因为楮纸的制作周期短,从浸泡到打浆月余即可完成,不像竹纸,最少也要经历三四个月。 但怎么说呢,两相比较,算是各有优势。 楮纸制作时间短,纸质韧性十足,可以存放百年。只是工艺非常复杂,大致需历经十八道大工序和七十二道小工序才可完成,算是十分生动地诠释什么是洛阳纸贵! 竹纸虽说浸泡时间长,纸质也不如楮纸出色,但好在工艺简单,材料易得,能大批量产。他计划未来会把两种纸用在不同地方,一个用作民用,一个用作官用。 寻矿之前,无论楮树皮还是竹子,常念都让人浸泡了许多,毕竟没有纸的日子确实不方便。就如现在,在一个大木板上涂涂画画,有时候木板处理得不好,还能给手扎个木刺。 距离退烧已经过了三日,现在喉咙不哑了,也吃嘛嘛香。还有五六日便要出发参加交换集会,之前说的银质餐具尚未动手制作,他还指望着用那个交换更多的奴隶回来。 后续的安排,无论是建造城墙,还是连通盐湖建小工业区,都需要大量人手,所以制作银器决不能耽搁。 说到交换集会,前段时间跑来的狼群倒是给他们提供了不少优质狼皮,届时应该也能顶些用处。只是小狼现在越发的不喜欢厉,一见到他准要呲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