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潮背后的阴谋 (第1/4页)
“把酒问东溟,潮從何代生。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十五势,雄豪半夜声。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赵洵脱口成章,诗词信手拈来,虽然略有改动,仍然不减这首诗词的风采。 和钱塘江大潮类似,宁州大潮也是在八月十八最盛。但实际上每天都有潮,每个农历月的十五到二十,潮水都会较大。只是八月十八这天是极值而已。 赵洵吟罢此诗,同行的官员自然是一通称赞叫好。 他们倒也不是昧着良心吹捧,而是赵洵作的这首诗确实极好。 意境、意象,遣词造句几乎挑不出任何短板。 整首诗一气呵成,让人觉得慷慨激昂,热血沸腾。 既然有大潮,自然少不了弄潮儿。 他们在潮头与潮水搏斗,与命运抗争,赢得人们的尊重。 赵洵觉得这种精神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激励将士们,使得他们可以拼尽全力,为了百姓而战。 “明允兄,快看,大潮越来越近了!” 站在观潮亭中的旺财一直兴奋的手舞足蹈。 这是他第一次观潮,兴奋是在所难免的。 赵洵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这才哪儿跟哪儿,精彩的还在后面的。” 赵洵知道大潮抵达岸边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精彩的时候。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当潮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