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五八章 阎王是个理想派 (第4/4页)
因为卓杨一直是中国足球圈之外的人,没有给力可以递的上话的人帮他引荐,所以媒体就算再热,卓杨的名字也进不了中国足协的大门。 这半年里,每到中国足协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就有记者提问卓杨的问题,但被足协派来的蟹兵虾将敷衍完媒体出门就忘了,回去谁也懒得提。就这样,卓杨被中国足协遗忘在了欧洲的‘荒漠’里。 到后来,媒体屡次逼问,足协工作人员终于将信息传达给了他的领导,领导说声:哦,知道了。再无下文。 一直到春节期间,《体坛周报》程浩发了一篇关于卓杨的队友建议他加入德国国籍,加盟德国国家队的消息报道,引起了国内的轩然大波。这一下,媒体们有些不依不饶了,大有得不到说法誓不罢休的架势。于是,卓杨的问题这才引起了某些领导的重视。 可是很不巧,中国国家队最近没有任何比赛任务,因为是东道主,不用参加2004年在中国举行的亚洲杯的预选赛。更何况,那个时期国家队的选人标准有非常鲜明的特色。 有能力当然是最基本的一关,但这个‘有能力’浮动范围值很大。有能力之后你就要有背景,有人,有圈子里很给力的人。然后,你要有钱。那些年,各级国家队的名额是明码标价的,从大名单到热身赛,从打替补到主力,跟泰式按摩一样,各种档次一目了然。 当年的这些,在十多年以后一切都大白于天下,根本不是什么秘密。起步价30万,每往前走一步,那价格就像坏了的出租车计价器,数字蹦得你心惊胆战。卓色彤的金色绿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