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 性格刚烈的萧太后 (第5/7页)
弓第一个站出来发言:「大金皇帝英明睿智,其***事实力强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猛克谋安之政又与我辽人国情有利,且逆之必亡,顺则昌盛,而我大辽已奄奄一息,实在回天乏术,以老臣愚见,我大 辽可向大金国遣使称臣,不然怕是无法继存。」 干文阁待制韩昉,也是汉人,他是十年前的辽国科举状元,很有才干。 自从李处温被萧普贤女赐死了以后,韩昉便是主张辽国向赵宋王朝称臣纳表保全辽国社稷的代表了。 见左企弓又在游说萧普贤女投金,韩昉站出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大辽与大宋因檀渊之盟已和平百年,且大宋乃文明大国,富庶殷实,可解决我大辽迫在眉睫的民众难以继活难题,而女真,骤起于边鄙苦寒之地,生性狡诈贪婪,实乃恶狼也,与狼共舞,必被恶狼所噬,故而,臣以为,与其向女真称臣纳表,不如向大宋称臣纳表。」 左企弓一听韩昉竟然还敢提向赵宋王朝称臣纳表,怒道:「宋贼趁人之危,背信弃义,于我大辽危难之际,撕毁百年盟约,狼子野心,欲灭我大辽,夺我大辽南京,实乃小人至极,如此国家,不顾礼法道义,如何能叫人信服,又如何能长治久安,与其叫此小人之国夺我大辽疆土,不如将疆土献与大金国,换取和平。」 「宋军」大军压境,给了韩昉底气,让韩昉可以将他憋了一肚子的话给说出来。 韩昉迎着左企弓大声说道:「大宋之所以出兵来打,皆因其想要收复燕云故地,此乃人之常情,我大辽只要遣人去向大宋陈述利害关系,并表示纳表称臣,使大宋得到燕云故地,大宋必会留我大辽一线生机。然女真则不同,女真必亡我大辽宗庙,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大辽已向女真遣使五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