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宋_第二百零九章 六贼之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六贼之首 (第5/8页)



    对这个诏命,蔡京坚决反对并且拒不执行,他忿忿而言:“内臣为帅,非盛世事,让一个宦官担任节度使都有些过分,怎能再授予他使相?”

    赵佶又一次觉得,他的皇权被蔡京挑战了。

    童贯闻听此事后也非常生气,他暗中秘密联络御史中丞石公弼、侍御史张克公等大臣,上朝弹劾蔡京。

    童贯又鼓动郭天信进宫对赵佶说:“太阳中出现了黑子,主在斥退大臣,否则不详。”

    赵佶就顺势又将蔡京赶下了宰相之位。

    蔡京前两次罢相虽然背景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因为出现了“天变”。

    古人认为,出现天变,就意味着朝政有缺失,作为总领朝政的宰相理应承担责任,要么直接罢免,要么引咎辞职。

    其实这只是赵宋朝廷政治斗争的一个借口而已。

    蔡京两次被罢相,本质原因其实是相同的,都是蔡京以相权冒犯了赵佶的皇权。

    自宋神宗以来,赵宋王朝的政坛已经形成了一切权利都属于皇帝的局面。

    蔡京竟公然挑战这个局面,赵佶岂能容忍?

    年轻时的赵佶其实政治头脑很精明,他很善于运用政治手腕,他要牢牢掌控最终决策权,他想将大臣玩弄于股掌之中。

    明朝王夫之说,蔡京根本不是什么权臣,他只不过是一个弄臣而已。

    其实,王夫之说错了,蔡京既不是权臣,也不是弄臣——他既没有挟持皇权独揽朝纲之念,更没有专心追求皇帝宠幸和狎玩之意,他所追寻的是相权与皇权共治天下。

    这是封建时代儒家知识分子的一贯梦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