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4 (第2/4页)
攸关的大事,勉强还能拎得清。 和把他踹下皇位之人相比,桓容明显更能“信任”。而且,桓使君不介意给他承诺,保他后半生衣食无忧。只要识相些,肯老实合作,必能活到寿终正寝。 “阿母,金印需尽快取来。”桓容认真道,“儿不便于动手,阿母可有办法?” 南康公主挑眉,看向李夫人。 后者轻轻颔首,笑道:“郎君放心,此事不难。不过,郎君需得挑选人手送往姑孰,摆出诚意,护新安郡公主安全。” 如此一来,阿叶才能成功说服司马道福,让她站到桓容一边。 和诏书一样,他日取出金印,有司马道福为证,自能向世人表明,此乃司马昱本人之意,不是桓容诳语。 大致方向确定,细节可交给荀宥贾秉等人合计。 “这事不好办,务必要提心。姑孰那边有消息送来,我会立刻让人知会于你。” “阿母费心。” “算不上。”南康公主饮下一口茶汤,道,“世事变化无常,你需有所准备。哪日姑孰传来丧报,莫要措手不及。” “再则,多和族中联络,尤其是你几个叔父。是不是能接过你父手下私兵,五成靠你自己,五成仍要他人相助。” “阿母放心,儿日前又得一批耕牛,已挑选百余头,分别送往江州和荆州。” 还有几件事,桓容不好当面说。 桓冲有意市糖,桓豁对幽州的粮食很感兴趣,叔侄三人书信往来频繁,往返三地的商队络绎不绝,顺便还带上了益州。 在利益的推动下,即便渣爹驾鹤西归,桓氏的势力仍会牢牢盘踞在长江中游。只要族中不发生内讧,让外人插不进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