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6 (第1/4页)
同王彪之并立朝堂,今后有可能成为王氏族长,若是一直没有嫡子,对全族人来说都是个心病。 东晋时期,士庶有别,嫡庶分明。 如桓大司马压制嫡子,扶持庶子,实在是少之又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桓容身怀晋室血脉,如若不然,南郡公世子未必不会改封。 琅琊王氏诗书传家,凡事从古礼、遵祖训。虽不至将庶子做奴仆对待,在继承人方面,始终不会乱了规矩。 假如王献之没有嫡子,他的继承人不会首选庶子,而是亲兄弟的嫡子。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士族规矩如,千百年传承下来,绝不会轻易打破。 王献之归心似箭,恨不能长出一双翅膀飞回府内。偏偏有人“不识相”,半道将他截住。 看着身着朝服,头戴进贤冠的谢玄,王献之实在没法摆出好脸色。 “幼度何意?”王献之皱眉。 “子敬莫要误会,玄实有要事相商。” 谢玄本不想如此,奈何送出的拜帖皆如石沉大海,压根没有回音。 叔父让他拜访王子敬,结伴北上,实有意借机缓和陈郡谢氏和琅琊王氏的关系。可惜王献之不给面子,突然生出左性,压根不打算理会谢玄。 实在无奈,谢玄只能在朝会之后拦人,用最“粗暴”的办法达成目的。 听完谢玄的解释,王献之总不好强行走人,折中一下,请谢玄过府,也好仔细听一听,对方究竟有何要事。 两辆马车行过秦淮河北岸,车厢上的标志引来路边人的注意。 贾秉坐在牛车上,令健仆减慢行速,看着王献之和谢玄一前一后擦身而过,不由得微微挑眉,片刻后道:“不必再去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