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2 (第3/4页)
前只当你当家了,知道柴米油盐了,可是现下听来,你那家里,可真的是你在当家?你可知道,咱们华阳县的最富裕的那一家,给儿子娶妻聘礼是多少银?嫁女儿又是多少银?” 林安:“……”他当然是不知的。 刘师娘叹道:“那一家娶妻,聘礼统共花了不到六千两,嫁女嫁妆也统共只有三千两,这还是算上了聘金和压箱银的。你给我那两千两银票时,还没算上压箱银以及你另买田地和铺子的钱,那三千两银子,可不是就能买下这般多的东西?” 更何况,莫说两千两银子了,有很多人,一辈子连两百两银子可都挣不来。林安倒是大方,白白就给妹子置办了将近一万两的嫁妆。刘师娘忖度,张家送来的聘礼,林安也不会拿分毫。如此一来,林婉的嫁妆,当真是华安县第一多的了。 林安眨了眨眼,想想似乎的确是这样。这年头,买个人才多少钱?去年年初,他为着林婉出嫁要有陪嫁,特意去买了四户人家,俱是家里父母双全有儿有女的,打算在这四户人家的女儿里头选人,给林婉陪嫁走。四户人家,十八口人,一共才花了不到五十两银子,其中两个四五岁的长相粗陋的小男孩,干脆就是人牙子当添头送给林安的。 林安想罢,倒也觉得差不多,郑重谢过刘师娘,然后又问刘师娘还缺些什么,刘师娘便让林安回去,让林婉自己把嫁衣和给舅姑的礼给绣出来,还有张灿的衣裳,林婉也得做个一两件,另外还有荷包,林安家里小丫鬟如今倒是不少,让她们没事儿就多绣些荷包,总能用到,还让林安多买些乌鸡回去,让林婉吃些猪脚汤,好好调养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