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四十八章 变化 (第3/4页)
..”约翰指着地图说道:“如果我们在非洲彻底失败,那么对苏联的影响也很大,因为德国人将占领埃及并彻底控制苏伊士运河,高加索方向的补给通道就会遭到封锁。另外,这甚至还会使土耳其倒向德国,到时只怕......” 约翰分析的没错。 此时的土耳其虽然宣布中立,但其实却是更偏向德国一方......二战时许多国家都是这样,表面上宣布中立其实都在做德国的傀儡为虎作伥。 比如网上盛传已久的瑞士、瑞典,虽说是中立国其实在二战时是无所不用其及的帮助德国:为德军运输补给、提供情报和运输通道、生产武器、洗假钞等等。 这其实是小国的生存之道:谁强就帮谁,而且是尽心尽力的帮。 这样一来,德国就会在心里算一笔帐......我不打它们就能得到这么多利益,又是钱、又是物资、然后又畅通无阻,那打它们不就多此一举了吗? 不仅多此一举,打了反而会引起他们的抵抗和破坏,比如游击队将隧道、铁路炸毁,或者偷袭,反而会惹上一身sao。 于是就成了不打比打还有更多的利益的形势。 战争就是为了利益,如果已经得到了利益,当然就没有发动战争的理由。 于是这些所谓的中立国才得以“中立”。 土耳其也不例外,这个国家也是有名的墙头草,苏德英美几国都不愿意得罪,甚至都是属于“脑子进水型”的,因为它直到1945年德国投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