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宋_239.学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9.学田 (第4/7页)

不用太过拘束。”

    “殿下赐,不敢辞,下官们失礼了。”

    几个学官见一老一少相处很是亲和随意,颇有君臣相得之感,心情也随着这氛围变得轻松起来。

    赵孟启看着几个学官,随和道,“你们请我来,可是遇到什么难处了?那就说说吧。”

    教授是府学最高主官,司库则通称为钱粮官,管理后勤财务,助教主要负责教学。

    三人眼神交流一番,便由舒司库开口,“殿下,是这样的,这次水患导致学田绝收,府衙也决定免租,这倒也是应当,只是少了这笔收入,又逢科举年开支大增,学校经费不免捉襟见肘,吴公说府库暂时也拨不出钱粮,所以只好向殿下求助了。”

    府库没钱?不能吧?

    赵孟启狐疑着看向吴潜,只见他眯着眼假寐,似乎什么都没听到。

    随即灵光一闪,赵孟启反应过来,失笑道,“你们关心的,其实是官田改制的事吧?”

    三个学官讪讪一笑,“殿下英明!”

    官学的经费最初时是由地方官府直接拨给的,有时学校也会自己通过印刷图书出售来筹集一部分,偶尔还有民间捐赠财物来助学。

    但随着学校规模日渐扩大,学生人数益多,所需要的经费就越来越庞大,靠这些不稳定的收入已经难以维持,经常入不敷出。

    随即在乾兴元年时,有国子监官员奏请朝廷,赐给兖州州学十顷学田以为学粮,从此便开启了学田制。

    在宋以前,历朝解决教育经费的措施都是临时性、权宜性的,没有确立较为稳定的保障机制,而学田制的出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