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4章 艰难 (第2/4页)
刻的心情同样好不到哪里去,严峻的形势、臣僚之间的争斗,复国的艰难已经让他心力交瘁,以赵昺所见其自得知元军大举来攻其就处于极度的焦虑中,此刻他大概就想到了该如何慷慨就义了。他有勇于殉国之念,恰恰就根本没有想到过还可能赢得胜利,或许就不敢去想能够胜利,而背着皇帝蹈海自尽的行为便是‘待死’心态极端体现。 一句话,此刻虽然宋军还没有失败,但陆秀夫的意志却已经濒临崩溃了。如果说作为武将的张世杰在危难关头还能保持冷静的话,本来就只是一个书生而且早就是在绝望中生活的陆秀夫一旦受到较大的刺激心理便会崩溃,走上成仁之路。可大概他们对未来都也已经绝望了,此时此刻他们心中所思所想的也许就剩下如何体面的走完最后一段路,度过最后的时光。 赵昺觉察到他们的想法后,也会想倘若这十余万生命除去杀身成仁的想法,以一腔热血奋战沙场,跟元军做最后一搏,来个鱼死网破,将会有多少人能在死战够活下来。且活下来的人可以通过这次惨烈的战斗经历,会树立起不屈不饶的信念,日后再与蒙古人一决高下决心。而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们这种自杀殉国的行为和心态固然比较符合正统儒家文化提倡的杀身成仁。但却没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来的快哉,他们这死也是死的憋屈…… “陛下,这是草案,请过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