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巢暴君_第一百三十六章 论化石、骨骼与亡灵生物的形态与演化可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论化石、骨骼与亡灵生物的形态与演化可能 (第3/6页)

    简单说,资源不够用,会饿死。

    相反,盘踞在底层生态位上的小体型生物,往往能够存活下来。

    甚至,有了这样的一个不算规律的规律——

    哪类生物放弃了小型生态位,全体往大型化路线走,那么,它们的脚步就要止于这段自然历史了。

    这是前世的生态环境相关。

    然而,这个世界并非如此。

    就像地行选择的演化路线,除了最近在考虑的异温节能模式,始终未曾向资源妥协。

    他发现,人工演化的相关标签和尸体完整度的相关,也能够用在亡灵生物身上——

    越是弱小的亡灵生物,其骨骸转化为素材之后,整体上各类标签也越是弱小。

    他在想,是亡灵生物挑选“宿主”的时候,是按照强弱去挑选的呢?

    还是说,这些疑似某种寄生生物的事物,这些亡灵生物的强度,就和其所寄宿的骸骨标签强度有关?

    要知道,标签等级并不等同于骨骼强度。

    一些标签本身对应的是血rou器官。

    只剩骨骼的情况下,为什么那些寄宿在具备一大堆血rou相关标签的骨骸亡灵生物,强度要比另一些不具备那么多血rou标签、但是肢体特化强度要高一些的亡灵弱呢?

    通俗地用例子来说明,好比为什么一直三米体格的章鱼的骨骼对应的亡灵生物,要比一只两米体格的人类要强?

    当然,他并没有发现找到章鱼的骸骨,章鱼除了类似鸟喙的颚片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骨头了。

    亡灵生物的强度,到底是什么原理?

    去猎捕亡灵生物,的确可以得到骨骼素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