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 春闱会试,卫十五(7000,感谢月半日残两万大赏) (第2/12页)
灾难了。这就是弹性变低了,国家安危的风险就变高了。 这还不是单单财政的问题,农耕社会,出产的物资相对而言是有一个定数的,这是因为生产资料的限制所决定,生产方式的滞后所决定。 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几百年之后总会爆发动乱的原因之一,唐朝天宝年间,人口就已经超过八千万,接近一亿。按照徐杰所了解的历史,北宋末年,人口已经达到了一亿两千万。到得明朝末年,人口更是超过了一亿两千万,甚至接近两亿。 而今的大华,人口也早已超过了一亿,在一亿三四千万的数量。这个数量的人口,对于朝廷而言,已然就让许多事情的风险成倍数增长。 这也是为何国家初建的时候,往往能不断发展不断强大的原因之一。人口压力少,田亩多,百废待兴,诸事都欣欣向荣,正在往上发展,连带打仗也勇猛许多。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能有突破性的革命,比如生产方式的革命,比如工业革命,承平日久,国家总会发展到一个瓶颈,压力总会越来越大,承受风险的能力也会越来越低,很多朝代最终的崩塌,也证明了这一点原因。 这是宏观层面的原因,当然也还有许多其他层面的原因,比如社会结构,社会形态,还有就是当时的人,官员腐朽,军队糜烂等等! 这个理论,其实就是今天的策论之题,考进士果然不比寻常,能把这一题答好,还真需要不凡的见识。这才是为何进士那么难中的原因所在。 之前徐杰答了经义之题,答的正是《孟子》所出之言:春秋无义战。 所谓春秋无义战,最早的意思是说春秋时代“礼乐崩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