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阀_第220章 最致命的失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最致命的失误 (第2/9页)

十余万活着抵达了北地郡(许多年老体弱的老人还是不可避免地死去了),这七十余万百姓中的绝大多数都熬到了第二年春上的小麦成熟,这不能不算是个天大的奇迹!

    纵观马跃的这次百万移民大迁徙,与西汉武帝时先后组织的移民屯边,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本质的区别,才造就成了这次奇迹。

    武帝征发中原百姓充实边塞,征发的都是贫苦百姓,有田有地、有粮有产的士族门阀却是毫发不动!遗憾的是,当时民间的绝大多数余粮和几乎所有的生活物资都集中在这些士族门阀的仓廪之中。

    接到圣旨后的中原百姓只能携带着那仅有的一点口粮、扶老携幼开始了人类史上最为惨烈和悲壮的长途迁移,在封建社会,百姓在完成长途迁徙时很难从政斧那里获得什么资助,既便有,也大多被中间的各级官员层层克扣光了。

    踏上征途的中原百姓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长途迁徙,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但马屠夫的百万移民大屯边却是完全不同。

    在马屠夫眼里,根本就不存在士族门阀和贫苦百姓的区别,刀兵所向,不论贵贱贫富统统迁徙,违令不从者~~斩!而且,在大迁徙开始之前,大量屯积于士族门阀仓廪之中的存粮和生活物资一律充公,用来沿途提供百姓生活所需。

    为了加快迁徙进程,马跃起还专门命沮授从河套驱赶五万匹母马(能提供马奶)、十万头牛前来关中,帮助百姓驮载粮食和生活物资,这其中又有将近一半的马匹以及几乎所有的牛,都成了迁徙百姓的过冬口粮,极大地保障了这次大迁徙的粮食供给。

    而且,从关中到北地路途并不遥远,当时又是秋冬之季,天气也不炎热,所以也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